古代的金银首饰也很美你知道它的名称吗?

穿珠点翠是清代金银首饰的重要特色之一,虽然“翠”字很早即用于描摹首饰之样态,如金翠、翠羽、翠爵、翠翘、翠钗,等等,魏晋南北朝诗歌中已是翠色一片,然而此际之“翠”毕竟何物,似难以实物作为确证。宋元时代,结珠铺翠作为一项工艺,渐成日常话题。南宋日用小百科《碎金》的《艺业篇》中“工匠”条下列有“垒珠”、“铺翠”。元代《新编事文类聚启劄青钱》卷九《艺术门》列有金银匠、珠翠匠,同卷《荐导术艺简劄》“荐人装花”条列其程式曰:“某人结珠铺翠妙夺造化,乃巧匠也。大府必有工夫僣易,遣听要束。”其答式曰:“寒舍恰欲装少首饰,乃蒙荐进花匠,遂即令整顿,真妙手也。感德居多。”铺翠的制作者称“珠翠匠”,其手艺是结珠铺翠,也称作“装花”。苏州元张士诚母曹氏墓出土金梁冠,是冠上铺翠之例,不过这时候铺翠的实物仍不多见。至于明代,与金银首饰结合在一起的“翠”字,方有了意义明确的主要一项,即点翠,如十二件成一副的“金厢玉点翠珠宝首饰”。最可观的珠宝点翠实物发现于北京定陵,便是属于神宗二后的珠翠龙凤冠。但直到清代,金银首饰的点翠才成为主流,结珠铺翠的首饰,今天所能见到的多是清代物。

金银首饰的嵌宝之风兴盛于元代。明代宫廷首饰的制作,珠宝已是与金银平分秋色。至于清代,却是珠宝唱了主角,而用作陪衬的金银除却累丝便是点翠,于是色泽不再彰显,因此戒指、手镯之外,金材银材的使用,金为少,银镀金为多。明代使用的珠宝,所重者为祖母绿、猫精、绿松石、红宝、蓝宝、酒黄亦即黄宝石,复以少许珍珠为点缀。清代虽也以此为贵,但大量取用的更有翡翠、珊瑚、碧玺、蜜蜡、紫英石、茶晶、青金石,中期以后又有钻石。彰显尊荣,则以大颗东珠。西洋工艺带来了珠宝加工技术的跃进,令珠宝的使用竟也如同金银,即用攒作的方法为花卉、草虫造型,因把珠光宝气化作水灵灵的鲜润,以此成为清代首饰的主要特色。

清宫旧藏后妃首饰,自然是清代首饰中的精华,不惟可见舆服制度,更可见出风格、好尚和制作工艺,中有出自外廷的民间制作者,也是当日的上佳之物。这一部分历史遗存,今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与此前不同,今所见清代以前的金银首饰,几乎全部来自考古发现,这意味着以它历来不入收藏,而使得墓葬、窖藏之外,鲜有存世。清代金银首饰却是以传世品为主要,时代近,保存完好者多。清宫旧藏中尚有不少仍存记录其名称、材料及来源的黄签,更为识认提供了方便。

清代首饰之品类,可由女子嫁妆中物窥其大要,比如某女妆奁册中所列。其“奁目”一项中的首饰计有:珍珠宝冠极品,珍珠簪头成对,珍珠宝球成枝,珍珠宝花成朵,珍珠面簪成对,珍珠边花成对,珍珠翠被成围,珍珠宝凤成对,珍珠玉顶成对,金顶簪成枝,金扁方成对,金如意成枝,金便簪成枝,赤金耳钏成双,金耳钏成双,玉扁方成枝,洋镯成双,金镶藤镯成双,赤金记事成对,金戒指成吉,金戒川成双,珠花签成枝,金花签三对,玉戒指成对。——其中所列有金扁方、玉扁方,可知嫁妆的主人为满族。

汉妆头面的品类,由嫁妆中的首饰也能得见其概。上海私人藏俞樾题署的一件“百福千祥总录”,应该也是一份“妆奁册”,其中的金银首饰一类列有:赤金纽丝手钏一对,赤金镶风藤镯一对,赤金镶玳瑁镯一对,赤金元宝簪一对,赤金荷花签一对,赤金耳挖一枝,赤金吉庆耳环一对,赤金牙挑全副,赤金戒指两对。

至于平日所用及通常之称谓,清高静亭《正音撮要》卷三《首饰》所列数事,是其一般:金簪子,金凤冠,银簪子,银钳子,金钗,金钳子,扁簪,银耳挖,过肩挑,金挂繸(簪头繸),一丈青,金耳挖,金镯子,银镯子,项圈,金挠子,寿星,银挠子,八仙,金镮子,百家锁,银镮子,戒箍子,指甲筒,珍珠凤冠,珍珠挑,宝石镮子。此外又有范寅《越谚·首饰》之部所举诸般,略如花冠,凤冠,排钗,网钗,耳环,手镯,戒指,项锁, 环,齐眉,搂耳朵,剔牙仗,横簪(大头簪)。虽涉方言,但每一名称之下均有作者释义,因可知多为南北通用者。


特色首饰


钿子

满族女子平日梳旗头,吉庆盛典著礼服,与礼服相配的首饰名钿子。福格《听雨丛谈》卷六“钿子”条:“八旗妇人彩服,有钿子之制,制同凤冠,以铁丝或籐为骨,以皁纱或线冒之。前如凤冠,施七翟,周以珠旒,长及于眉。后如覆箕,上穹下广,垂及于肩,施五翟,各衔垂珠一排,每排三衡,每衡贯珠三串,杂以璜瑱之属,负垂于背,长尺有寸。左右博鬓,间以珠翠花叶,周以穿珠缨络,自额而后,迤逦联于后旒,补空处相度稀稠,以珠翠云朵杂花饰之,谓之凤钿。又有常服钿子,则珠翠满饰或半饰,不具珠旒,此与古妇人冠子之制相似也。”又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妇女著礼服袍褂等,头上所带者曰钿子。钿子分凤钿、满钿、半钿三种。其制以黑绒及缎条制成内胎,以银丝或铜丝支之外,缀点翠或穿珠之饰。凤钿之饰九块,满钿七块,半钿五块,皆用正面一块,钿尾一大块,此所同者。所分者,则正面之上,长圆饰
或三或五或七也。凤钿除新妇宜用,其他皆用满钿,孀妇及年长妇人则用半钿。”钿子上面的装饰名钿花,又称作面簪,由装饰纹样主题一致的若干块合为一组。所谓“钿尾一大块”,原是放在钿顶,钿子前高后低,戴上之后,钿顶便是斜向着后方。凤钿前面的一长条钿口每做成凤衔流苏,即所谓“珠旒”,又或曰“排子”,《清同治大婚典礼红档》卷四“妆奁册”列有“赤金累丝凤钿全分”,注云“随凤衔五挂排子成分大挑中挑三挑各成对”,即此。所谓“钿子之制,制同凤冠”,乃其要领,即它的制作也同凤冠一般,是由金银点翠镶珠宝制成的一个个小件组合为饰。故宫藏一件五凤钿子,纸板制成的钿壳刻作编纹,其上铺翠,五只金累丝点翠珠宝凤缀在前面中央,金点翠九翟在其下,凤与翟口中各衔璎珞。钿尾一个金累丝点翠镶宝的大花篮,金累丝点翠的花叶、花朵和草虫分布在花篮两边。钿缘缀着六串璎珞,四挂挑牌。璎珞和挑牌均以珍珠贯穿,间以盘长、万字、蝙蝠、蝴蝶、金刚杵,底端是覆了点翠花
叶的宝石为坠 角。璎珞珠旒,前垂后覆,一片翠色中宝耀金辉,自使佳人倍增娇妍,存世清代图像中适有传神写照,如华盛顿赛克勒博物馆所藏之幅。画中人乃多罗恭勤贝勒弘明(允禵五子)的嫡福晋完颜氏,侍郎罗察之女,生于康熙四十四年,卒于乾隆三十二年。画像下方的左右裱边分别书有满文和汉文,汉文作“岁次丁亥四月十九日孝子永忠敬谨供奉”。此丁亥即乾隆三十二年,亦即完颜氏逝世之年。画像中的完颜氏吉服上面挂朝珠,佩彩帨,戴领约,前额勒着头箍,两耳金镶玉葫芦三钳环子,头上一顶金累丝点翠五凤钿子,凤口和钿子上系缀翠云题的珠子挑牌。所谓“自额而后,迤逦联于后旒”的穿珠璎珞,亦即各个成对的“大挑中挑三挑”,在此一一见得鲜明。
“不具珠旒”的钿子,则以钿花的制作彰显粹美。故宫藏银镀金点翠嵌珠宝花篮钿子,密缠青丝线的铁丝编作钿壳,上结寿字、盘长和叠胜,钿花前面四枚,钿尾三枚。前方圆形的一枚,下缘是累丝点翠嵌宝的寿山,上缘一只翠蝙蝠,两侧为点翠嵌宝的花叶和花蕾,中心是缉米珠嵌宝的折枝花,旁边更探出一枝红宝石桃子。钿尾的主花是点翠嵌宝花篮。赛克勒博物馆藏清“一品夫人穆佳太夫人之神像”,像主便戴着与此式样相类的钿子,耳边一
对金玲珑四合如意耳钳。所谓“神像”,也称喜容、影像,又或简称影,《红楼梦》第五十三回除夕祭宗祠时的“悬供遗真影像”,即此。前引完颜氏容像,亦同。不过喜容的绘制,于穿戴多有夸饰的成分,未必与像主身分完全相符。

古代的金银首饰也很美你知道它的名称吗?
 金点翠五凤钿子 故宫博物院藏
古代的金银首饰也很美你知道它的名称吗?
完颜氏像局部 华盛顿赛克勒博物馆藏

戴了钿子,也不妨钿子上再插簪钗与鲜花,清杨瑛昶《都门竹枝词》“一条白绢颈边围,整朵鲜花钿上垂”,所咏即是。故宫藏清人绘孝钦显皇后像,后穿吉服,挂朝珠,头上一顶钿子编纹历历,点翠的钿花之外,又别插珠花和口衔流苏的珠凤。又清宫旧藏中的一帧瑾妃照也是类似的妆扮。

新妇戴钿子,子弟书中的文字更形容得伶俐,——《鸳鸯扣》道那尚未过门的
佳人“梳的是如意盘头不多戴花朵,半翅蜂儿蝴蝶斜簪在鬓角”,“探春花儿朵长耳挖上穿定,凤头的钳子珍珠坠都是金托”。待到新婚之日,则“盘头改换钿子是簇新”。不过钿子虽然总是与礼服亦即“大装”相配,但平日里似乎也可戴得,子弟书《拿螃蟹》状写不懂如何吃蟹的一对旗人夫妇,道“这佳人把钿子摘下摔打了螃蟹去”,虽是以夸张之语写尴尬情状,却可见戴钿子的场合未必要十分隆重。清王廷绍于乾隆六十年编订的俗曲总集《霓裳续谱》卷八录有〔数岔〕《小小的沙弥下山坡》一支,曲词唱道:“正往前走,遇见一个达婆,风流俊俏,一似嫦娥。乌云巧挽盘龙髻,双飞燕的钿子朝后坐。眼似秋水眉似月,粉脸桃腮,手帕围脖。樱桃小口腮含着笑,三镶烟袋口里衔着。藕河色的袍子抱落着地,满帮花鞋脚踏着。”故宫藏《康熙帝万寿图》下卷的一个画面绘出两簇佳人小队,汉妆一行在前,满妆一行在后,后者个个戴了钿子,或指顾前行,或转身共话,以此可以看到戴着钿子不同角度的姿容意态,较端然而坐的容像,此自别饶风致,可与俗曲同观。

古代的金银首饰也很美你知道它的名称吗?
《康熙帝万寿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扁方与扁簪

清代服饰有了满汉之别,而满妆与汉妆都有若干特色首饰,并每以传神之容色现身于小说戏剧曲艺。且看子弟书《逛二闸》中佳人出游前的一番妆扮:“傍妆台,从新梳洗多清雅,真正是大家气概别样风流。穿一件鸭蛋青洋绉厢领袖,更显得琼枝玉貌雅淡温柔。青丝巧挽簪别玉,翠凤斜插两把头。淡扫蛾眉微擦粉,轻匀莲脸趁星眸。穿一双雪青三厢福字履,扎满三篮小皮球。粉颈儿品蓝洋绉绣花手帕,金环儿玉耳轻排六个勾。全无半点尘俗气,打扮得花容月貌绝代风流”。“翠凤斜插两把头”、“金环儿玉耳轻排六个勾”,又一条围在粉颈的“品蓝洋绉绣花手帕”,正是满妆的主要特色。再看成书于嘉庆年间的小和山樵《红楼复梦》第三十三回形容金哥儿的一节,“光溜溜的头发,带着银扁簪,围着一圈的晚香玉,旁边插着一枝长耳挖,耳上戴着两个大坠子,长圆脸儿,水汪汪的两只俏眼,嘴皮儿上正点着胭脂,身上穿着大红领儿的白纱
衫子,银红纱裤,两点儿小脚,胸前挂着大红线离宫锭穗子的香串,手中拿把檀香骨子满金扇儿,手腕上戴着两双银响镯。”这里便又道出汉妆的主要特色。

古代的金银首饰也很美你知道它的名称吗?
金镶珠宝扁方   故宫博物院藏

满妆之旗头,晚清以前是“两把头”,即所谓“横髻”,初始是用真发,渐次辅以假发。吴士鉴《清宫词》:“义髻盘云两道齐,珠光钗影护蝤蛴。城中何止高于尺,叉子平分燕尾低。”注云:“宫中梳髻,平分两把,谓之叉子头。垂于后者,谓之燕尾。”义髻,即假发;蝤蛴,指脖颈。“叉子平分”于头顶,余发则梳作燕尾垂覆在脖颈。子弟书《军营报喜》中佳人的一番妆扮便正如一幅写真,——“理青丝头分两把梳如意,扎把绳儿配大红。发髻上蝴蝶排儿飘彩穗,又将双鬓两边鬅。琵琶式鬓边斜带金挖耳,真俏丽一枝别顶玉簪横。”至于晚清,则流行“大两把头”以及更为夸张的“大拉翅”。晚清松友梅所著《小额》形容小文子儿的媳妇道,“虽然是仓花户的女儿、库兵的儿媳妇,打扮的倒还恭本,细条的身材,瓜子儿脸,重眉毛,大眼睛,擦着挺重的脂粉,疏(梳)着大两把儿头(句下自注:那时候还没兴臈翅儿呢)。”清玉壶生《厂甸竹枝词》:“假髻横梳两翅张,飘飏燕尾乌油光。牌楼休进人稠地,误撞真成坠马装。”其下注云:“南人呼北人两把假头为牌楼,笑其既高且大也。”此外又有架子头。子弟书《公子戏嬛》,道丫嬛素秋“穿着件旧绿羊皮花儿绉袄,套着件石青马褂儿素宫紬。围着条双丝顾绣的花儿帕,梳着个两瓣时兴的架子头。下边是小小红鞋素穗儿稳,上边是宽宽翠袖暗香儿浮”。而不论“两把头”抑或“大拉翅”,所用均不离扁方。前者,头发在顶部平分两把,用扁方挽住;后者则将两把头改为青缎制作,真发乃梳成头座,然后用扁方把二者挽结在一起。

为宫廷制作的扁方多取用美材,如翡翠,如白玉,如沉香,又或玉石、玳瑁镶珠嵌宝。金则錾花镂空,复以玉石镶嵌。不过挽起发来,扁方便隐在头把儿里边,玉润金辉自也一并藏在深处。

清代汉族女子挽髻。在小说戏曲中,出现最多的是盘龙髻。如广东木鱼《金锁鸳鸯珊瑚扇》中的《碧仙踏青》一节,道碧仙“娇对镜,整容妆,手挽青丝发两行,先梳一个盘龙髻,时兴人唤牡丹妆”。弹词《天雨花》第十一回,曰孙国英扮了妇人来向左维明赔罪,却是“盘龙髻挽新时样,珠翠金钗两鬓分,包头札额眉弯月,白粉横搽脂点唇”。

挽髻所用依然是簪,天津博物馆藏禹之鼎《闲敲棋子图》中的佳人,发髻下面正露出一长一短两枝簪脚。
金镶宝扁簪 北京市海淀区博物馆藏

有清代特色的最为普遍的一种首饰,为扁簪,通常横贯于发髻而露出两端,因此两头造型如梭,中腰细窄,以金银制品为多,每以錾刻或镂空的方法装饰纹样,如苏州农校出土金錾花扁簪、南通博物苑藏金镂空扁簪、北京市海淀区博物馆藏金镶宝扁簪。扁簪的使用,颇见于清代小说。《红楼复梦》第十九回曰:“梦玉拣直进去,见秋瑞小姐坐在台阶上洗衣服,穿着件细白布衫,月白夏布裙,青布小弓鞋,头上挽着云髻,插着一枝银扁簪。”又道梦玉一面笑着,一面走到李祥媳妇身边,“见他光着脖子,穿着件青滚口的白纱短衫,青纱裙子,宝蓝缎绣花厚底四寸弓鞋,一头漆黑乌云拖着燕尾,别着一枝金扁簪。”此外一种名曰大头簪。浙江安吉博物馆所藏金簪一枝,簪柄造型同于扁簪,却有延伸出来的一个如意式簪首,其上錾一只蝙蝠,簪柄錾刻
牡丹和瓜瓞。《越谚》卷中《首饰》所列有“横簪”,释曰:“又名大头簪,此为妇首之要饰,金、银、玉皆有之。横于髻髢间,为头上大件,故有是名。又名如意簪、太平簪。”宽扁式造型的簪子又有俗称“玉簪棒儿”的一种。故宫藏一枝镶珠宝松鼠簪,宽两厘米,长十三点五厘米,宝石嵌在金簪两端,簪首一个小松鼠伏在一对珍珠之间,似取松鼠葡萄之意。就造型而言,它也不妨视作簪棒儿一类,不过装点得分外华丽而已。
金镶宝扁簪 北京市海淀区博物馆藏
除了旗头用扁方,挽髻用扁簪这两个大的区别之外,满妆与汉妆所用首饰很多是相同的。传统的耳挖簪,此际成为金银簪钗中的一大类,宫廷,民间;满妆,汉妆;北方,南方,都普遍使用,或金,或玉;或简素,或繁丽;或娟倩婉美,或光彩陆离,式样与风格,丰富空前。
簪钗
耳挖簪
与前朝相比,清代耳挖簪尺寸偏长,因又俗名一丈青,函璞集英书屋《邗江竹枝词》“耳挖名为一丈青”;前引《正音撮要》列在首饰类中的“一丈青”;《红楼梦》第五十二回晴雯“向枕边取了一丈青”云云,都是此物。《品花宝鉴》第四十九回曰三姐“走到帘子边,那枝银挖耳插得本长,抓著帘子,落下地来”,也是一幅特写。尺寸长,自然扩展了装饰的空间,如出自清宫旧藏的金累丝龙衔珠耳挖簪(图17),银镀金累丝点翠龙戏珠耳挖簪(图18)。前件长二十五点六厘米。后件累丝的龙身嵌假珠五颗,缉米珠的龙头上一对珊瑚枝为龙角,龙须拢着一大颗珍珠,珍珠下面是点翠的火焰脚,顶端探出一个耳挖勺。通长二十二厘米。不论两把头还是盘龙髻,耳挖簪通常是斜斜高翘在一侧,前引《军营报喜》“琵琶式鬓边斜带金挖耳”即是也,耳挖簪的设计也或借势创为新样。故宫藏银镀金点翠镶珠宝耳挖簪一枝(图19),通长二十一厘米,簪首以金点翠的细叶为边框,两面是米珠和珊瑚米珠围起的一串嵌宝花朵,珠宝灿然自不必说,却是以簪首弯了轻柔的两弯而特见俏媚。此外,双蝶(图20)、蝙蝠(图21)、翠叶、蝶赶花,仙人骑凤(图22),珊瑚米珠缉作红豆一簇,点翠荷叶上卧一尾珍珠点嵌的金鱼,耳挖簪的纹样可以在百花园中信手摘取,长长短短,大大小小,嫩艳姝秀各呈其妍。
金点翠灵芝蝙蝠耳挖簪  故宫博物院藏
耳挖簪又或簪脚做成两股、三股而为钗,如故宫藏银镀金镶珠宝翠耳挖钗,浙江省博物馆藏银镀金镶珠宝蝴蝶耳挖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银镀金珠翠蝶赶花耳挖钗。
银镀金镶珠宝蝴蝶耳挖钗   浙江省博物馆藏
象生
象生,又或作像生,便是仿生。簪钗纹样仿肖草虫花鸟之形,原是两宋以来的传统做法,明代又发展出细巧的草虫簪,如蝴蝶、蜻蜓、蚱蜢、蝉、虾,等等。清代簪钗以“象生”为多,蝴蝶、蜻蜓也是最常取用的一类,此外又添得蝙
蝠以统领“百灵效瑞”的主旋律。许所望《福州竹枝词》“翠鸟嘤嘤拍水戏,剪裁花毳入罗帏。贴成压髩双蝴蝶,綰住情丝莫乱飞”,此一双压鬓蝴蝶,便是点翠蝴蝶簪。清金廷标《仕女簪花图》绘纤指拈簪对镜理妆的佳人,妆镜旁边一枝兰花,其侧即金镶宝蝴蝶簪一枝。清人词曰“妆台畔,慢把玉容重整”;“鬓影蝉轻,眉痕翠凝。天作就,爱花心性。一枝斜插,与乌云相并。添妩媚,信手簪来偏称”,适如此情此景。
金廷标《仕女簪花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与明代流行的金镶玉金镶宝不同,清代更喜欢用米珠、珊瑚米珠又或金银点翠为草虫造型,即便宝石镶嵌,也采取了更为灵巧的制作方式。故宫藏一枝金点翠镶宝珍珠蝴蝶簪,金点翠的边框里,点点米珠铺作透空的蝶翼,一对珍珠点眼,两颗红宝为身,嫣润媚秀,恰似迟日暖风中留驻花间的一只。《玲珑塔》为翠娥的妆扮传神,几番都不曾放过鬓边一枝蝴蝶簪,——第三回是“髩边只有蝶斜飞”;第七回则“金凤钗,玉蝴蝶,宝珠璀璨”;第十四回便又是“奇精小巧珠蝴蝶”,那么插戴在翠娥鬓边的也会是如此式样的一枝。又一枝银镀金点翠镶宝蜻蜓簪,虽娇软之体遍身宝石,却因造型定格于回翔旋舞的一瞬,而仍见轻盈。金累丝点翠镶珠宝兰花蝈蝈簪一枝,金累丝为兰茎,兰叶葳蕤则用了金点翠,大一点的花骨朵是茶晶,小一点的花骨朵是猫睛,珊瑚、白玉为灵芝,蓝宝石的蝈蝈缀在叶梢。一枝簪挺有“祥和”铭记的银镀金镶玉螃蟹簪,白玉荷叶托着红宝点睛的白玉蟹,周环芦叶、灵芝和慈姑叶,簪首之端横了两根芦苇,梢尖却又是金累丝的一对香蒲棒。簪原附黄签曰“银镀金厢玉螃蟹簪一枝,共重一两四钱,道光十四年五月十三日收,张和交”。如以口彩命名,便可称作银镀金镶玉一甲传胪簪。当然清代最多见的是蝙蝠,它虽然已是“福”字的代码,但用于簪钗造型,仍可归于“象生”一类。如故宫藏金点翠珊瑚珠蝙蝠簪、金累丝镶宝蝙蝠簪。前件宽十三厘米,通长十六厘米,平展双翅的一只蝙蝠,翠珠为身,珊瑚米珠为翼,米珠钩边的点翠云朵缭绕上下,所谓“卿云拥福”,应是它的设计意匠。以金细工艺见胜者,则有北京海淀区巨山农场地区出土金累丝镶宝荷蟹钗一枝。摇摆的荷叶,纷披的荷花瓣,累丝可以达到的精细与柔软,使池塘小景有了拂面而来的萍花风。
金点翠珊瑚珠蝙蝠簪  故宫博物院藏
鬓边插戴时鲜花朵,又或以红绒、通草制为像生花,久已成风俗,清代依然盛行不衰。以人工摹天工,即以别材制作鲜花,更见巧艺,自然为闺秀所爱。子弟书《家主戏嬛》道丫嬛的打扮是“如意儿头时下梳妆压燕尾,两半儿顶紧绕红绳扎发根。别青丝镀金钗子新兴的样,挨水鬓灯草花儿大朵儿新”,可以想见鬓边花朵衬托出来的冶逸丰神。满族女词人顾太清有《卖花声·像生花》一阕,词曰:“竹簏盛来,多少像生花卉。小年时、东风才至,街头偏卖,趁闹蛾天气。问封姨、此情知未?/谁家妙手,特把春光游戏。剪吴绫、点金帖翠。一声清唱,有绣帘揭处,早惊回、绿窗人睡。”其夫多罗贝勒奕绘有同题之作,调寄《五彩结同心》,颇道着像生花的售卖与制作,句云“崇文门外,金鱼池北,花儿市在中间。闻道花行客,居斯里万家婚好相联南来通草成山积,某家染某色新鲜。某家有聪明小女,裁须叠瓣如仙”。如此“叠瓣如仙”的工艺,也移植到了珠宝簪钗的制作。清宫旧藏中两枝来自坊间工匠的银镀金碧玺蜻蜓牡丹簪,其一宽十一厘米,连簪挺长二十七厘米;其一宽十二厘米,连簪挺长二十五厘米,簪挺均錾“宝华足纹”。从式样和尺寸来看,两枝簪子当是一对。它的造型和制作,一如像生花,只是把宝石、翠玉当作了红绒通草,以是攒聚为花叶鲜灵的一对红白牡丹。又一枝铜镀金点翠珊瑚蜡梅簪(图34),通长二十二厘米,点翠花叶结起花枝一束,珊瑚为花瓣,假珠为花蕊,每朵花的下边都是一根螺丝,这是步摇的做法,以取行路摇颤之婉娜。
银镀金碧玺蜻蜓牡丹簪  故宫博物院藏
淡雅则有春兰和秋菊。天津博物馆藏《闲敲棋子图》、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倦绣图》,都绘出发髻之侧插戴一枝兰花簪的闺秀(图35)。顾太清有诗咏兰花玉钗,且有插戴此钗的画像。北京海淀博物馆藏一枝金兰花簪,花开一朵,弯挑在簪头,式样即同于《闲敲棋子图》和《倦绣图》所绘。故宫藏银镀金蓝料珍珠菊花簪一枝,蓝料做成一捧花叶,肖形珍珠为花瓣、为花蕾,银镀金的花蕊中镶嵌一颗蓝宝石,一朵黄碧玺的小花悄然逸出于大花之侧,是以冷艳之色而别见清婉。
面簪、流苏
清宫簪钗的造型颇有来自钿子的直接影响,或者说,钿子上面的各式构件,如面花、结子,都可以制成单独的簪钗。清宫旧藏中的一枝“银镀金嵌珠宝花盆式簪”,所附黄签云:“银镀金盆花面簪一块,嵌饭块小正珠十颗,红宝石一块,假珠石,共重一两七钱,道光十一年十二月十四日收,睦答应交回。”面簪高十点五厘米,宽十厘米。银镀金累丝为花盆,点翠朵云和莲瓣缘边,盆里捧出莲花和莲叶,以点翠和累丝的不同,见出风中莲叶的俯仰开阖。叶边上一对累丝与点翠合作的蛱蝶,大珠小珠缀为花叶间摇落的清露,中央一大颗红宝,作成清景中的一点娇艳。
银镀金碧玺蜻蜓牡丹簪 故宫博物院藏

又一枝盆花簪,直是一个缩微的桃树盆景。低低的盆几,坐一个银镀金累丝嵌碧玺的花盆,盆植矮树一株,点翠桃叶簇拥着桃花满树。枝柯累丝,花朵嵌珠嵌宝(图40)。两枝簪子的纹样显然都是取材于摆件。《醒世姻缘传》第五回,道苏、刘二锦衣给王振送寿礼,“苏锦衣的一个羊脂玉盆,盆内一株苍古小桃树,树上开着十数朵花,通似鲜花无异,细看却是映红宝石妆的。刘锦衣的也是一样的玉盆,却是一株梅树,开的梅花却是指顶大胡珠妆的。王振看了,甚是欢喜,说道:‘你两个可也能,那里钻钻的这门物儿来孝顺我哩。’随分付近侍道:‘好生收着,拿罩儿罩住,休要暴上土。不久就是万岁爷的圣诞,进了万岁爷罢。’”《醒世姻缘传》成书于明末清初,彼时这类珠宝制成的盆景似乎还是稀罕物,小说家笔下因有如此这般的形容,以后它却成为宫廷中常用的陈设,屏间几案的春光便也跃上簪头。

流苏,即珠串间以宝石的坠子,可单,可双,可以成排悬挑;或衔在凤嘴,或缀于钿口;称流苏,称挑牌,称璎珞,又前引《正音撮要》所谓“簪头繸”,都是此物。故宫藏银镀金点翠珊瑚喜字挑牌、山东博物馆藏“银镀金镶珠宝莲池璎珞”;又故宫藏金累丝九凤衔流苏钿口,都可以为例。钿口系以两根金条制为金梁,金累丝的九凤连缀其上做成拱形的一弯,九只金凤各个头顶珍珠,口衔流苏。如果用作独立的妆饰,它与明代金钿的用法其实是相通的。故宫藏莲池璎珞是银镀金点翠的叶子铺地,上面卧着三大朵银镀金累丝莲花,中间一朵花心抱一颗烧红石,旁边顶出一个小莲蓬,侧面的两朵花心嵌碧玺,下缘挂红宝石坠角的珍珠璎珞九串。山东博物馆藏莲池璎珞,则是金点翠的西番莲托座,下边缀了七串珠宝璎珞,上边托起莲花、莲叶、慈姑叶和一对小鸭。这一类样式的璎珞常常是戴在后方发髻的下边,即如故宫藏陈枚《月曼清游图》二月荡秋千一幅所绘。
金累丝九凤衔流苏钿口  故宫博物馆藏
《月曼清游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其他
抱头莲
清代金银簪钗中,也有一类体量不大、造型简单的小簪子,其中一种名曰抱头莲,如“珠子抱头莲”、“宝石抱头莲”,又或称作抱针钉儿,一般是尖锥式簪脚,簪首以仰覆莲瓣抱一颗大珠或一粒宝石。尺寸很小,纹样简质,而顶端的珠或宝必要选材不俗,因每以幽淡见俏媚。如赤峰市巴林右旗白音尔登苏木荣宪公主墓出土金累丝珍珠抱头莲,如故宫藏银镀金点翠蓝宝抱头莲。后者通长十五点五厘米,两重银镀金点翠的莲瓣,居下的一重托一小颗珍珠,居上的一重抱了一大颗蓝宝。故宫藏清人画《孝钦显皇后像》中可见一枝抱头莲插在了两把头一侧的头把根,顶端一颗宝石似为粉色的碧玺。天津博物馆藏冷枚《春闺倦读图》中的女子,手上戴一对金镯子,头顶覆着黑包髻,一边插了一枝抱头莲,另一边是一枝金镶珍珠点翠花簪。由耳边戴着的三钳环子,可知伊人当属满族。当然若非富贵之家,宝石必不易得,货郎担上便还有“京造的玻璃珠的抱头莲”。而讲究的玻璃制作,也很有宝石的效果。
银镀金点翠蓝宝抱头莲   故宫博物院藏
气通
金银簪脚作成镂空纹样,是宋元时代便已出现的样式,不过它的广泛流行是在清代。前引《玲珑塔》第十四回描摹翠娥妆扮,是“顶上带一枝分水犀钗无价宝,碧玉镶成金气通。奇精小巧珠蝴蝶,螺螄押髩甚玲珑。耳上珠环分左右,发插香兰赛绿茵”。

又《天雨花》第十回,道“二爷见三女齐齐在,开言便乃叫儿身:我昨日在外书房内,有个友人荐一玉器客人来到,我兑换了四股玉钗,甚是精雅,与你四人插戴。便叫夫人取出。三枝龙头钗子,一只气通。便把龙头簪付与三人,气通留夫人插戴”。《玲珑塔》所云“碧玉镶成金气通”,便是碧玉为簪首,插接于金镂空的簪脚。《天雨花》提到的气通,则是通体玉制。首都博物馆藏金累丝龙首气通簪、北京海淀区巨山农场地区出土金累丝凤凰气通簪和金累丝梅花气通簪各一枝,均以累丝之工巧见胜。衔珠凤凰矫首迎风,枝梢吐艳的梅树老干虬曲,富有画意的造型各以金工而逼肖。故宫藏“美人绢画十二张”,其中烛边补衮和手拈十八子的美人挽发之簪都是一枝金气通,前者簪首为如意式,上嵌一颗红宝,后者簪首为竹节。
本文来自用户供稿,不代表网站本身立场,信息真伪请自行核实,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感兴趣:

  • 黄金首饰换款应该注意什么
  • 金银首饰多久需要清洗一次
  • 金银首饰回收
  • 如何挑选性价比高的珠宝黄金首饰
  • 电话咨询

    点此加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