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与女人的关联

英语专八的阿花,长期与老外打交道,对西方人尤其是西方女人那种自由不羁的个性和狂放性感的时尚品味和审美偏好,很是推崇。在对她们的穿搭特别是饰品进行一番研究后,她霸气宣布,新的一年,她要进军珠宝界,主打欧美市场。

    她问我,对珠宝有何观感?我说,无感。她说,你不是女人。我问,女人与珠宝,存在必然的联系吗?她答,没有女人是真的不喜欢珠宝的,除非经济不允许,才找借口。嗯,也许她说得对,女人对热爱之物,能违心说不喜欢的,的确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够不到。只是,中华儿女多奇志,的确也有不爱红装爱武装的是吧?虽然,那个激情燃烧的特殊年代,服饰本身特有的审美属性被抹杀了,服饰文化的丰富性遭到碾压,女性对“武装”,是真情还是假意,难以评说,但不可否认,一身戎装,英姿飒爽,巾帼不让须眉,自古也是代表了一种女性另类的美学和价值追求。搁现在这个穿戴自由、时尚多元的时代,“制服诱惑”也依然存在,是吧?嘿嘿。一些酷女孩,还喜欢皮衣皮靴机车装,一身带感的硬朗。有的脖子上手腕上戴骷髅头,有的却痴迷古装,汉服,旗袍,唐装,披罗戴翠,招摇过市。所以,女人在衣着打扮上,各有所好,各有千秋,硬要把女人的趣味框定在珠宝上,未免太过武断。

     作为时尚教母、优雅化身的赫本是曾说过,珠宝不只是珠宝,还是女人的信仰。但咱们大中国也有一句俗话,叫“女要俏,三分孝”。素淡见真容,人也是行走的画面。好比宋代绘画所追求的极简之美,专注于表达自我,自然随性,平淡天真,清明空灵。要知道,于今人而言,“宋代”已不再只是朝代的名称,而是艺术史中一个独特的美学符号。它的瓷器、书画、茶道、花艺、香术,无不将日常生活提升至艺术境界,极尽物态之美。陈寅恪就对宋代文化给过极高赞誉: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乾隆爷富丽堂皇、繁缛堆砌的审美趣味广受群嘲了。有段子手还给雍正配了骂词:朕没你这种农家乐审美的儿子!哈哈。

      不过女人到底只是女人,与其他器物不同。尽管浓妆艳抹,披金戴银时常被人鄙薄为“庸脂俗粉”,但大家也不要误会了,“素颜”可不是万全之法。要知道,年老色衰之时,脸皮如蜡纸,嘴唇猪肝色,也是很煞风景的。不施粉黛而颜色如朝霞映雪,那指的都是年轻大姑娘。有听过杨贵妃姐姐虢国夫人的故事吗?虢国夫人一月有十万的给钱作为买脂粉的费用,可她自矜艳丽,每出入禁中,常素面朝天。唐朝有诗人也这样描述: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人家长得好看,所以有这个底气呀,是不?别以为夫人夫人的年纪就大,死时也就三十来岁。——年轻本身就是一种美啊,中年以上的女人,你懂的。

      尽管历来都是“看脸”的时代,但皮肉之美毕竟难以长久。不仅是容颜易逝,即便青春永驻,美若貂蝉,也会久处生厌,审美疲劳。那个被用烂了的金句,不是说了嘛,“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这种外在美与内在美的辩证,说多了都是口水。至于要将“珠玉”装饰在脸上还是心上,哪个更让人喜欢,全凭个人口味了。反正那个被林语堂捧为“中国文学和中国历史上最可爱的女人”的芸娘,凡见之者,都说她好。到底好在哪?——大伙自个儿去《浮生六记》里看吧。对了,芸娘也是个不喜花哨之人,沈复在《闺房记乐》里有点到:“时但见满室鲜衣,芸独通体素淡,仅新其鞋而已。”

      再说回珠宝首饰。搁古代,珠宝首饰不仅是修色增容之物,更是财富的象征,其世俗价值远远高于审美价值。金银珠玉,货真价实,女人视如性命,因为它是体己之物,是保障,是退路,是最大的安全感。我们看那些古装戏,常能看到家道中落后有女眷靠变卖自己私藏首饰度日的。于此也可想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她对男人对社会是有多绝望。如今,钱就是钱,首饰就是首饰。顶级奢侈品我不知道,反正一般的金银首饰没啥保值能力。女人买珠宝首饰,纯粹为了喜欢,为了扮靓。至于钻戒,blingbling亮瞎眼,比的是好看吗?比的是克拉呀,比的是虚荣啊,姐妹们!不过,比比也无妨,只是不要像莫泊桑笔下的那个玛蒂尔德,为此付出惨重代价就行
本文来自用户供稿,不代表网站本身立场,信息真伪请自行核实,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感兴趣:

  • 2019黄金珠宝首饰行情
  • 黄金珠宝首饰会越带越轻吗
  • 如何挑选性价比高的珠宝黄金首饰
  • 2019年珠宝首饰市场概况
  • 电话咨询

    点此加我微信